患儿,男,14天,汉族。因“拒乳,反应差4天,抽搐一次”入院,患儿为足月顺产第一胎,胎龄38周,出生时无窒息,出生体重3500g,生后7天脐带脱落,局部有少许黄色分泌物,生后第10天发现患儿拒乳,反应差,体重不增,大便次数2~3次/日增至5~6次/日,有酸臭味,未就诊治疗,今日出现抽搐一次,表现为双眼凝视,四肢强直,尿及睡眠尚正常,病程中无发热及喷射性呕吐。体格检查:T 37.8℃,P 120次/分,R 40次/分W 3500g。一般状态差,发育中等,皮肤稍干燥,面部及躯干皮肤轻度黄染,全身皮肤无出血点。前囟饱满,双眼凝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球结膜水肿,口周稍发绀。颈软,无抵抗。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心率12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稍膨隆,触之软,肝于右肋下2.0cm,剑下3.0cm,脾左肋下2.0cm,可触及,肝脾质地稍硬,肾脏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四肢肌张力增高。原始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血常规:RBC 3.9×102/L,Hb 160g/L,WBC 5.0×10/L,N:0.64,St:0.01,L:0.35。尿常规正常。便常规:白细胞2-3/Hp。血清总胆红素10mg/dL(171umol/L),间接胆红素6mg/dL(137umol/L),直接胆红素:2mg/dL(34umol/L),CRP>10mg,血沉25mm/h。 该患儿诊断什么病? 还应该完善那些检查? 如何治疗?
正确答案: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
诊断依据:根据病史,患儿因“拒乳,反应差4天”入院,脐带脱落部有少许黄色分泌物,3天后出现拒乳,反应差,伴体重不增。入院当日出现抽搐。查体:一般状态差,皮肤黄染。前囟饱满,双眼凝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球结膜水肿,口周稍发绀。肝脾肿大。四肢肌张力增高。原始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血常规: wbc 5.0×10l,n:0.64,st:0.01,l:0.35。血清总胆红素10mg/dl(171umol/l),间接胆红素6mg/dl(137umol/l),直接胆红素:2mg/dl(34umol/l),crp>10mg,血沉25mm/h。
进一步完善血培养、脑脊液检查、血气分析及胸片检查
治疗措施⑴抗生素治疗,静脉联合应用抗生素,病原菌未明确前给予两种抗生素联合使用,待血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查结果回报后调整抗生素用药。⑵处理并发症:①清除感染灶;②纠正酸中毒及低氧血症;③给予多巴胺改善微循环;④静推20%甘露醇减轻脑水肿。⑶支持疗法:注意保暖,供给足够热卡和液体,维持血糖和电解质在正常水平。⑷免疫疗法:静点免疫球蛋白,每日300~500mg/kg,3~5天。
临床思维: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制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反应。病因:最常见的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尤其是大肠杆菌)和β-溶血性链球菌,其他常见病原体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氏均、肠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早期细菌性败血症常由宫内感染(上行性)或经产道(下行性)。晚期细菌性败血症常与脑脊液或其他部位感染有关。临床表现:一般状况差:拒乳、反应差、发热或体温不升;可有消化道症状:如呕吐、消化不良,便有酸臭味、腹胀等;体征:皮肤出血点、黄疸、肝脾肿大而硬。如合并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一般状况恶化,反应淡漠、抽搐,但颅高压症不明显,脑膜刺激征常阴性,确诊需检查脑脊液。辅助检查: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降低及中性粒细胞较正常增高;血清胆红素检测为直胆和间胆均升高;crp阳性和血沉增快;细菌培养阳性(确诊依据)。如合并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为化脓性改变。鉴别诊断:⑴宫内torch感染常侵犯肝脏及各器官系统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如巨细胞病毒、弓形体等感染患儿生后亦表现为拒乳、哭声小,一般状况差,肝脾肿大,也可有肺、肾和神经系统受累。临床诊断常需做特异性抗体检测。⑵如有黄疸者尚须与溶血病、母乳性黄疸,甚至生理性黄疸相鉴别。⑶体重不增及体温不稳定须与早产儿生活能力弱、喂养困难等情况相鉴别。治疗和预防:针对可疑病原菌早期应用抗生素。早期败血症通常由b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引起,抗生素应为氨苄青霉素加第三代头孢类。晚期感染除有上述感染外,还应注意葡萄球菌,抗生素疗程要长,通常10-14天,如合并脑膜炎者至少三周。近几年新生儿细菌感染的预防措施迅速发展,分娩时应用氨苄青霉素和青霉素对有高危因素(如早产、胎膜早破时间长或母亲发热)孕母进行治疗可有效阻止b组链球菌的传播。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可极大降低高危早产儿败血症的发病率。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