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2岁,于2006年9月26日因“黑便5小时”入院。患者既往有肝炎、肝硬化病史5年,于2005年3月、11月及2006年4月因“肝硬化腹水”先后3次住院,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一直服用保肝药物。本次入院前自觉乏力症状加重,恶心、未吐,排暗红色血便4次,量约1600ml。入院后查体:贫血貌,血压66∕31mmHg(1mmHg=0.133kPa),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中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未触及,脾左肋下7cm,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3g∕L,血小板(PLT)50×10∕L,总胆红素68μmol∕L,结合胆红素19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65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85U∕L,凝血酶原时间(PT)20秒,凝血酶原活动度(PTA)0.41,血钠127mmol∕L。
患者初步诊断可能有哪些疾病
- A、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
- B、上消化道出血
- C、原发性肝癌
- D、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 E、电解质紊乱
- F、失血性贫血
正确答案:A,B,D,E,F
住院第4天复查:PT和PTA2分钟不凝(9月29日~10月12日期间5次监测),监测血小板呈进行性下降(血小板最低达17×10∕L),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115秒,D-二聚体1.2mg∕L(正常值0~0.3mg∕L),纤维蛋白原1.1g∕L(正常值2.0~4.0g∕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50g∕L(正常值5~10mg∕L)。根据上述表述,患者合并有
-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B、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C、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E、微血管损伤
- F、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加重
正确答案:B,E
PT(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见于哪些情况
- A、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缺乏
- B、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 C、DIC
- D、胆汁淤积性黄疸
- E、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或口服避孕药
- F、维生素K缺乏症
正确答案:A,B,C,D,E,F
对该患者进行治疗哪些措施是不恰当的
- A、补充血浆、血小板、凝血因子
- B、生长抑素
- C、氨甲苯酸
- D、羟乙基淀粉
- E、6-氨基己酸
- F、头孢曲松
正确答案:C,E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