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题室题库

题库首页

阅读《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实录(节选),完成第1题。
  师:下面先请一位同学以第一人称的身份来介绍林黛玉的身世。
  生1:我,林黛玉,姑苏人氏。父亲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现为巡盐御史。母亲贾敏,是京城豪门贾府的女儿。我还有一个弟弟。我家虽系钟鼎之家,却也是书香之族,所以从小读书写字。可惜家门不幸,弟弟和母亲相继过世。外婆怜爱孤苦的我,执意叫我到她那儿去,因而我来到了贾府。
  师:很好。听了这位同学的介绍,我们了解了林黛玉的身世及进贾府的缘由。下面,我们再请一位同学介绍林黛玉与贾府中主要人物的关系。
  生2:我是林黛玉。贾母是我的外婆,贾赦是我的大舅,贾政是我的二舅,贾宝玉是我二舅的儿子,是我的表哥,王熙凤是我大舅的儿子贾琏的媳妇,是我的表嫂。
  师:好。现在,我们再请一位同学到大屏幕前来以第一人称的身份介绍林黛玉进贾府所走过的路线。
  (多媒体切换到贾府建筑分布图)
  生3:(边说边指着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我到了贾府以后先去看望了外婆,路过了这么几个地方:西角门、垂花门、穿堂和正房大院。然后又去拜访了大舅贾赦:送至穿堂、出了西角门、过荣府正门、入一黑油大门、至仪门、入院中、见正房。最后又去拜见了二舅贾政:送至仪门、进了荣府、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五间大正房(荣禧堂)、正室东边的三间耳房。
  师:很好。刚才我们跟着这位“林黛玉”浏览了一下贾府。大家想想:林黛玉经过这番拜访,对贾府会产生怎样的印象?
  生4:贾府规模宏伟、布局轩昂~64与别家不同”。
  生5:从拜访的顺序上,可以感觉到贾府很强调尊卑、长幼之序。
  师:对。那就更使她认识到:在贾府的确需要……
  生6:“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贾府众人眼中的林黛玉是怎样的人。作者用不同人的眼光,很有层次地刻画出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使林黛玉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先看在众人人眼中的林黛玉——
  生7:“黛玉年貌虽小,……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师:这里只做初步勾画。可见,众人关心的是她的身体:体质病弱和不足。王熙凤的眼中是——
  生8:“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师:描写进了一层,突出林黛玉容貌的标致和气质的不俗。
  师:那,在贾宝玉的眼中呢?
  生8:是“两弯似蹙非蹙胃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  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师:五个对偶句抓住她的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工笔细描,细致地表现了黛玉无  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绘出了一幅精美的风流俊逸的病美人图。而这一形象只有宝玉的  眼睛能看出来,其他任何人都是无法发现的。    
  总之,小说通过不同角度、很有层次的描写,使林黛玉既有朦胧的美感,又有清晰的美感。
  (多媒体播放林黛玉的几个镜头)
  师:请大家注意文章的一些细节,看哪些地方还表现了她内心的复杂。
  生9:第12段中吃饭的时候,林黛玉对座位的推让。
  师:为什么要推让?
  生10:古时候吃饭的座位都是很讲究的,不是随便哪个座位都可以坐的。
  生11:文章中还讲到:贾母问黛玉念何书,黛玉说是只念了《四书》。而碰到贾宝玉以后就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师:林黛玉讲到读书时为什么前后不一?
  生12:因为贾母曾在黛玉问姊妹们读何书时说到“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所以林黛玉在后面就显得比较谦虚谨慎。
  师:以上几个细节,处处表现了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谨小慎微的态度,表现她“寄人篱下”的心境。黛玉“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只好依傍外祖母。她有很强的自尊心,也有很强的自卑感。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请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谈谈你对上述教学片段的看法。(20分)

正确答案:

《红楼梦》写人物已经改变了以往古代小说人物类型化、单一化的写法,塑造出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其中林黛玉就是一个典型。教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明白《红楼梦》在人物描写上的成就,还能让学生更易于理解林黛玉的性格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和深刻的。很多教师喜欢用电视剧《红楼梦》中的人物剧照或电视剧片段来活跃调节课堂气氛。但这样做容易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片中人物的外在形象上,而忽略了对名著语言的品味鉴赏,这与语文教学的宗旨是相悖的。语文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充分利用语占文字的间接性,通过&lDquo;点评式读书法&rDquo;的介绍和运用,再加上对欣赏方法的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贴近文字,走进文字,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从而领略文字所蕴涵的丰富内容,从文宁中感受形象,感受文学大师运用文字的高超技艺,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说出自己对文中林黛玉的理解。在指导理解的过程中,让学生把众人眼里的黛玉、王熙风眼里的黛玉、宝玉眼里的黛玉三处描写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不同人物眼中的林黛玉。通过多角度、有层次地描写展现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写意和工笔两种手法交替使用,使文本既有朦胧的美感,又有清晰的美感。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