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题室题库

题库首页

阅读材料,完成第1~3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课文介绍

  该课文为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三课,同单元的选文还有《柳永词两首》《苏轼词两首》《李清照词两首》。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学习宋词。

  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这里选的是几位大家的名作,兼顾了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词的句式错落有致,长短悬殊。小令显得轻灵飞动,长调则更便于写景、叙事和抒情的交互融合。

  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欣赏时要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也要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学生情况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班额45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能够投影实物。

具体赏析词的上阕中虚实结合的手法及作用。(20分)

正确答案:

词人登北固亭所见眼前之景“舞榭歌台”“斜阳草树”等多是实写,登北固亭所抒怀古之思“千古英雄”“金戈铁马”等是虚写。虚实结合,表达词人对英雄人物的景仰,对前人功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含对偏安一隅的南宋统治者的失望。

答案解析: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确定依据。(20分)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辛弃疾其人及其词作风格,提高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品味,提高审美情趣,深刻体会《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典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词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诗歌的悲凉意境。

确定依据:

本单元总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风格、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的鉴赏评价能力。这首词是作者登临京口北固亭所作。面对历史陈迹,遥望江面上的点点帆影,不禁抚今思昔,心潮激荡,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爱国词作,抒发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词这种体裁并不算陌生。在讲这节课之前,学生通过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词,对怀古诗、豪放派词、初步鉴赏诗词的方法等已有接触,但他们对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还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特别是遇到用典较多的诗词,理解起来就更感吃力,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对典故的理解,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综合以上几方面,确定了这首词的教学目标。

答案解析:

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25分)

正确答案: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的惊涛骇浪引起了苏轼的无限遐想,他怀念古人,但是与雄姿英发、年轻有为的周瑜相比,华发早生、壮志难酬的他自然会生发无限的感慨。同是豪放派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收复中原,但不被统治者重用的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又会借古人抒发何种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赏析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讲授新课

(一)诵读感知,体味风格

1.学生齐读,根据朗读情况纠正字词读音及朗读节奏。

2.教师范读一遍,学习诗歌的豪放风格。

(二)研读课文

1.学生再次朗读诗歌,体味并思考这首词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用典很多)

2.寻找典故

(1)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典故呢?

(2)学生默读一遍,结合课后注释,思考:

①文中有几个典故?

②在文中分别是哪一句话?

③它们分别与谁有关?

④请分别用一句简练而完整的话来概括这些典故。

3.教师进行小结,分析典故的作用,得出作者的观点立场及文章主旨。在这首词中辛弃疾用了这么多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与立场呢?比如:“千古江iij,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此句是怀念孙权的。

①孙权做了什么事值得作者怀念他?

②“舞榭歌台”指什么?

③“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是何种句式?

④表现出了什么情感与立场?

三、课文小结

一生致力于抗金收复中原,但终不被重用、理想无法实现的辛弃疾在词作中用了这么多的典故,是用来“伤今”的。同时,他也用古人形象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和观点。学生齐背一遍,再次感受作品中透出的豪迈、苍凉与悲壮。

四、作业布置

苏轼和辛弃疾在词史上并称为“苏辛豪放词派”。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学习,试分析苏辛二词的异同点。

五、板书设计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