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题室题库

题库首页

材料: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片段:

  王老师:这首词的上阕重点在写景,下阕引出了周瑜这一人物,作者的用意何在?

  学生甲:苏轼在上阕已经提到过“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里塑造周瑜这一形象是为了照应上阕,因为周瑜就是一个英雄豪杰。另外,把周瑜这一英雄豪杰与自己对比,“早生华发”与“人生如梦”可以看出是苏轼对自己的哀叹。

  学生乙:我读过周瑜的传记,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是他娶了小乔十年以后的事儿,而词中“小乔初嫁了”也许是为了显示周瑜还年轻,与苏轼的“早生华发”作对比。后面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则写出了周瑜儒雅的打扮,从容的姿态与功业之大,而苏轼的功业却遥遥无期。

  王老师:两位同学的发言,把周瑜这个人物在课文中的形象分析得很完整,那么杜牧的《赤壁》大家还记得么?

  学生:记得。

  王老师:好,我们一起朗读一遍。

  学生:折戟沉沙铁未销……铜雀春深锁二乔。

  王老师:杜牧这首诗强调赤壁之战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东风!

  王老师:为什么同是写赤壁之战,战争的关键却不同呢?是不是有一位作者搞错了呢?

  学生丙:我认为他们没有搞错。苏轼塑造周瑜这一英雄形象,主要写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重要作用.是为了用周瑜的年轻有为与自己的光阴虚度、壮志未酬作对比。杜牧的诗却把赤壁之战的关键归于东风,假想没有东风之力,周瑜将会一败涂地,可能是想突出他自己的雄才伟略吧。

  王老师:的确是这样,苏轼的词和杜牧的诗都是为了表现作者的思想,他们所歌咏的史实内容不同是因为他们要表达自己不同的抱负。苏轼借周瑜来抒发自己有志报国但壮志未酬的感慨。杜牧有经时济世之才,通晓兵法军事,但一直没有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他感史伤怀.把赤壁之战的功绩归于东风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

这个教学片段主要体现了哪条教学原则?(6分)

正确答案:

主要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而教师的作用则是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和深化。

答案解析:

贯彻该原则应贯彻哪些基本要求?(12分)

正确答案:

贯彻启发性原则要求如下:

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教师的讲授应抓重点、难点、关键点。

③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