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临床三基(医师)

题库首页>临床“三基”>医学临床三基(医师)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操作方法

正确答案:1.呼吸机与病人的连接方式:(1)面罩:适用于神志清楚合作者,短期或间断应用,一般为1~2小时。(2)气管插管:用于半昏迷或昏迷的重症者,保留时间一般不超过72小时,如经鼻、低压力套囊插管可延长保留时间。(3)气管切开:用于长期做机械通气的重症病人。2.呼吸机的调节:(1)通气量:潮气量一般为10~15ml/kg,慢性阻塞肺部疾患常设在8~10ml/kg;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水肿、肺不张等肺顺应性差者可设在12~15ml/kg。(2)吸气/呼气时间:阻塞性通气障碍时吸:呼为1;2或1:2.5,并配合慢频率;限制性通气障碍时吸:呼为1:1.5,并配合较快频率。应用呼吸机时一般呼吸频率为16~20次/min。(3)通气压力:肺内轻度病变时常15~20cmho,中度病变为20~25cmho,重度病变需25~30cmho。(4)给氧浓度:低浓度氧(24%~40%)不超过40%,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病人。中浓度氧(40%~60%)适用于缺o而co潴留时。高浓度氧(>60%)适用于co中毒、心源性休克,吸入高浓度氧不应超过1~2天。3.通气方式:(1)控制呼吸:病人的呼吸频率、通气量、呼吸道压力完全受呼吸机控制,适用于重症呼吸衰竭病人的抢救。具体方法包括:①容量控制通气:是最常用的呼吸方式,优点是可以保证通气量。②容量控制通气+长吸气:又称自动间歇肺泡过度充气,在容量控制的基础上,每100次呼吸中有一次相当于2倍潮气量的长吸气。③压力控制通气:优点是呼吸道压力恒定,不易发生肺的气压伤。(2)辅助呼吸:在自主呼吸的基础上,呼吸机补充自主呼吸通气量的不足,呼吸频率由病人控制,吸气的深度由呼吸机控制,适用于轻症或重症病人的恢复期。(3)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呼吸机在吸气时将气体压入肺脏,在呼气时仍保持呼吸道内正压,至呼气终末仍处于预定正压水平。一般主张终末正压在5~10cmho,适用于肺顺应性差的病人,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肺水肿等。(4)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是在病人自主呼吸的基础上,呼吸机在吸、呼两相均给予一定正压,把呼吸基线从零提高到一定的正值,使肺泡张开,用于肺顺应性下降及肺不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5)间歇强制通气(imv)和同步间歇强制通气(simv):在自主呼吸的过程中,呼吸机按照指令定时、间歇地向病人提供预订量的气体,称imv。如呼吸机间歇提供的气体与病人呼吸同步,即称simv。呼吸机的频率一般为2~10次/min。优点是保证通气量,又有利于呼吸肌的锻炼,作为撤离呼吸机的过渡措施。4.选择适当的通气方式。5.接通电源,打开呼吸机电源开关,调试呼吸机的送气是否正常,确定无漏气。然后将呼吸机送气管道末端与病人面罩或气管导管或金属套管紧密连接好,呼吸机的机械通气即已开始。6.机械通气开始后,立即听诊双肺呼吸音。如果呼吸音双侧对称,即可将气管导管或金属套管上的气囊充气(4~6ml),使气管导管与气管壁间的空隙密闭。7.在呼吸机通气期间,可根据病人自主呼吸情况选择控制呼吸或辅助呼吸。监测血气变化及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要自始至终保证呼吸道通畅。8.病人自主呼吸恢复,达到停机要求时,应及时停机。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