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医学临床三基(精神病学)

题库首页>临床“三基”>医学临床三基(精神病学)

试阐述抗精神病药物的选择和精神病急性期药物治疗的使用原则。

正确答案:药物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副作用的差别。在剂量充足,疗程足够的前提下,各种传统抗精神病药物间的总体治疗效果没有多少差异。兴奋躁动者宜选用镇静作用强的抗精神病药物或采用注射制剂(氟哌啶醇、氯丙嗪等)治疗。如果病人无法耐受某种药物,则可以换用其他类型的药物。目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应用中有取代传统药物的趋势。长效制剂有利于解决患者的服药不合作问题从而减少复发,但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可能性较大。采用口服制剂维持良好的患者很少需要改换成长效制剂治疗。急性期治疗:用药前必须排除禁忌证,做好常规的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以及血常规、血生化(包含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首次发作或复发、加剧的患者的治疗均视为急性期治疗。此时患者往往以兴奋躁动、幻觉妄想、联想障碍、行为怪异以及敌对攻击等症状为主。对于合作的病人,给药方法以口服为主。多数情况下,尤其症状较轻者,通常采用逐渐加量法。一般1~2周逐步加至有效治疗剂量。急性症状在有效剂量治疗2~4周后可开始改善。不同的患者,症状的缓解程度不一,恢复的时间长短不定。应以有效剂量持续治疗,使病情进一步缓解。在症状获得较为彻底缓解的基础上,仍要继续以原来的有效剂量巩固治疗数周至数月,然后可以缓慢减量进入维持治疗。以氯丙嗪为例,多从25mg~50 mg每日1~2次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分2~3次饭后服用,如无严重副作用,1周内加至治疗剂量300 mg~600 mg/日。实际上,只有少数病人需加至较大剂量。出现疗效后,继续原有剂量治疗。待病情充分缓解6个月左右后,才可缓慢减至维持剂量,如氯丙嗪300mg/日左右。剂量应结合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实行个体化治疗。门诊病人的用药原则,应注意加量缓慢、总日量相对小。老年、儿童和体弱的患者的用量参照药物剂量范围酌情减少。对于兴奋躁动较严重、不合作或不肯服药的患者,常采用注射给药。注射给药应短期应用,注射时应固定好病人体位避免折针等意外,并采用深部肌肉注射。通常使用氟哌啶醇或氯丙嗪。一般每次肌注氟哌啶醇5mg~10 mg或氯丙嗪50 mg~100 mg,必要时可重复。也可以采用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用药期间,患者应卧床护理,直立性低血压可以通过升高病床的脚部来改善;出现肌张力障碍可以注射抗胆碱能药物东莨菪碱0.3 mg来减轻。由于治疗的目的是使病人安静,也可以应用苯二氮类药物注射给药,如地西泮(安定)和氯硝西泮等。在此基础上可以减少合用的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
搜题找答案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