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氧疗法
一、适应证 1.由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病变及其他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发绀,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0.85(85%),PaO2<7.33kPa者。 2.危重情况如重度贫血、休克及有缺氧表现的其他危重状态等。 3.意外情况如一氧化碳中毒、亚硝酸盐中毒、溺水、电击等。 4.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二、操作方法 1.鼻导管给氧法 (1)用湿棉签清洁鼻腔。 (2)选择质软的鼻导管,管壁的前端涂以液状石蜡,自鼻孔轻轻插入至鼻咽部,长度约为鼻尖至外耳道口长度的2/3。若用有双侧孔的鼻导管,则应将侧孔对准患儿的鼻孔。 (3)用胶布(对皮肤无刺激)将鼻导管固定在鼻旁。 (4)调节氧流量:缺氧伴有严重二氧化碳潴留患儿1~2L/分;无二氧化碳潴留者2~4L/分;心脏病、肺水肿患儿,可用4~6L/分。此法氧浓度一般为30%。本方法虽简便易行,但小儿不易接受,且分泌物容易堵塞管腔,因此应用此方法给氧要经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及时清洗。 2.面罩法将用塑料或橡胶制成的漏斗形面罩固定于口鼻上方,另一端与通过有水的瓶子的氧气管道相连接。此方法需要较大的氧流量,一般为5~8L/分,此时吸入氧浓度为35%~45%。当患儿不能耐受鼻导管给氧或效果不好时,则可改用本方法。但用此方法时,漏斗容易移位,故应注意密切观察,随时调整面罩的位置,可适当用绷带固定。 3.头罩给氧法头罩大多由有机玻璃制成,按年龄的不同选用大小合适的头罩。放上面罩,使与患儿面部密合,可以用橡皮带固定。头罩上有两个孔,一个用来连接氧气,另一个为出气孔,将氧气流量调整到5~8L/分,则吸入氧浓度可达50%~60%。应用此方法不用在鼻腔内插入导管,也不必在面部固定面罩,因此小儿容易接受,但是头罩要大小合适,如果头罩内的容积太小,患儿容易感到憋闷而出现烦躁不安。另外还应注意头罩内的温度及湿度,若温度较高可放置冰块降温,使头罩内的空气湿冷舒适,达到良好的给氧效果。本法适用于无二氧化碳潴留的患儿。 4.连续正压给氧法此方法主要是使呼吸道在呼气末仍能保持正压,有助于防止肺泡早期闭合,可以使一部分失去通气的肺泡扩张,增加氧气的交换面积,提高血氧浓度。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其他经用各种给氧方法仍不能缓解缺氧症状者,可使用此方法。本方法可通过简易正压给氧装置或呼吸机来完成。 三、注意事项 1.在给氧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呼吸道及管道通畅,须经常检查氧气流量及管道情况、面罩位置、头罩内的温度及湿度。调节流量时,应先分离导管或移动面罩后进行,以防高压氧冲入呼吸道损伤黏膜。 2.吸入的氧气必须通过有水的瓶子,以减少呼吸道黏膜的干燥,瓶中的水量以1/2为宜,以防止当氧气泡过大时将水冲入输氧管内。若为肺水肿患儿,则可将水换成35%的乙醇。 3.持续用氧者,应经常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每8~12小时更换鼻导管1次,并更换鼻孔插入,以减少对鼻黏膜的刺激与压迫。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