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题库首页>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尿路感染

正确答案:尿路感染是指尿路内大量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的尿路炎症,可分为上尿路感染(主要是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很多微生物侵入尿路均可引起感染,但以细菌性尿路感染最为常见。 【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因 任何细菌入侵尿路均可引起尿感,最常见的是革兰阴性杆菌,其中大肠杆菌约占90%,其次是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5%~10%的尿路感染由革兰阳性细菌引起,主要是粪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无症状细菌尿、非复杂性尿路感染或首次发生的尿感常为大肠杆菌所致。而住院期间发生的、复杂性的、反复再发的、尿路器械检查后发生的尿感,则多为粪链球菌、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和绿脓杆菌所引起,其中绿脓杆菌常见于尿路器械检查后,变形杆菌则多见于伴有尿路结石者,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于败血症等血源性尿感。通常尿感由一种细菌所致,偶可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此多见于长期用抗生素治疗、尿路器械检查以及长期留置导尿管之后。长期留置导尿管、肾移植以及身体抵抗力极差的患者偶见厌氧菌感染。 2.发病机制 (1)感染途径 1)上行感染:绝大多数由细菌经尿道上行感染膀胱甚或肾盂而引起。 2)血行感染:细菌从体内的感染灶侵入血流,到达肾脏及尿路引起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患者常见血源性肾感染。此外,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和粪链球菌偶可经血流引起肾盂肾炎。 3)淋巴道感染:下腹部和盆腔器官,特别是升结肠与右肾的淋巴管相通,因此,盆腔器官炎症时,细菌可能借以进入肾脏。 (2)易感因素 1)尿路梗阻:是诱发尿感并易于上行的最主要原因。梗阻可由尿路解剖或功能异常引起,包括结石、肿瘤、畸形或神经性膀胱等。梗阻后尿流不畅,细菌不易被冲洗清除而淤积繁殖,加之梗阻以上部位的尿路组织受压增加,影响其血液供应和生理功能,黏膜抵抗力降低,故易致感染。 2)膀胱输尿管反流及其他尿路畸形和结构异常:排尿期间,膀胱输尿管瓣膜的功能完整性可阻止膀胱内含菌尿液上行入肾,膀胱输尿管反流时,则可随之进入肾盂引起感染。 3)器械使用:用尿路器械诊治时,有可能带入细菌,且常致尿路损伤,留置导尿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 4)代谢因素:慢性失钾,可导致肾小管病损而易继发感染;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或酸碱代谢异常,可使尿酸或钙质沉积于肾脏,易致尿感;糖尿病者易患肾脓肿等并发症。 5)其他:如妊娠、尿道口周围炎、重症肝病、晚期肿瘤、长期卧床等也易引发尿感。 6)机体抗病能力:与排尿通畅、尿路黏膜分泌有机酸及iga、尿ph值等有关。 (3)细菌的致病力大肠杆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类型与其致病力有关,引起尿感的大肠杆菌大多是o血清型1、2、4、6、7、16、18和75。其致病力还与荚膜抗原(k抗原)有关。含某些血清型的k抗原以及量多的大肠杆菌其毒力强,比量少者更易于侵入膀胱并致上行感染。细菌黏附于尿道上皮细胞表面的能力在尿感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临床表现】 1.膀胱炎 属下尿路感染。主要表现为膀胱刺激征,即尿频、尿急、尿痛,白细胞尿,偶可有血尿,甚至肉眼血尿。膀胱区可有不适。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但少数患者可有腰痛、低热。血白细胞计数常不增高。 2.急性肾盂肾炎常发生于育龄妇女,临床表现有: (1)泌尿系统症状 膀胱刺激征、腰痛和(或)下腹部痛、肋脊角及输尿管点压痛、肾区压痛和叩痛。 (2)全身感染症状 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常伴有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和血沉增快。 3.慢性肾盂肾炎 病程隐蔽,少数可间歇发生症状性肾盂肾炎,但更为常见的是间歇性无症状细菌尿和间歇性尿急、尿频等下尿路感染症状。可有间歇性低热。疾病后期,肾小管功能损害,可出现多尿、夜尿增多、电解质紊乱、肾小管性酸中毒等,最终可致肾小球功能受损而导致肾衰竭。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常规 急性肾盂肾炎时,血白细胞可轻度或中度增加,中性白细胞常增多。 2.尿常规 尿色在含脓、血较多时呈混浊。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个/hp,可有红细胞,少数出现肉眼血尿。尿蛋白含量多为微量~(+)。有白细胞管型者,多为肾盂肾炎。 3.尿细菌学检查 尿标本可取中段尿、导尿、膀胱穿刺尿,临床常取清洁中段尿培养及进行药敏试验。如细菌定量培养菌落计数≥10/ml,则可确诊;如菌落计数为10~10/ml,则结果可疑;如<10/ml,则为污染。 4.其他实验室检查 慢性肾盂肾炎可出现肾小管功能减退,晚期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升高,同位素肾图有肾功能减退的表现。尿沉渣中抗体包裹细菌阳性者常为肾盂肾炎。肾盂肾炎时尿酶排出量增多,尿β微球蛋白升高,而下尿路感染时前者多为正常,少数患者后者可升高。 5.影像学检查 尿路x线(腹部平片和静脉肾盂造影)及b超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发现引起尿感反复发作的易感因素如结石、梗阻、反流、畸形等。慢性肾盂肾炎可有两侧或一侧肾脏缩小、肾盂形态异常等改变。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1)急性膀胱炎 尿路刺激征及尿白细胞增多、尿细菌培养阳性等即可确诊。 (2)急性肾盂肾炎 根据全身、局部症状和体征,血、尿常规白细胞增多,尿细菌培养阳性等可确诊。 (3)慢性肾盂肾炎 有尿感反复发作史,尿检白细胞增多,尿浓缩功能下降,尿细菌培养阳性,影像学检查有一侧肾脏缩小、肾盂形状异常等可确诊。 2.鉴别诊断 (1)全身性感染疾病 注意尿感的局部症状,并做尿沉渣和细菌学检查,鉴别不难。 (2)肾结核 肾结核膀胱刺激征多较明显,晨尿结核杆菌培养可阳性,尿沉渣可找到抗酸杆菌,静脉肾盂造影可发现肾结核x线征,部分患者可有肺、生殖器等肾外结核病灶。肾结核可与尿感并存,如经积极抗菌治疗后,仍有尿感症状或尿沉渣异常者,应考虑肾结核。 (3)尿道综合征 本征仅有膀胱刺激征,而无脓尿及细菌尿,多见于中年妇女,尿频较排尿不适更突出,有长期使用抗生素而无效的病史,长期服用安定片有一定疗效。 【治疗】 尿路感染的治疗原则是:积极彻底进行抗菌治疗,消除诱发因素,防止复发。 1.一般治疗 发热或症状明显时应卧床休息。宜多饮水以增加尿量,促进细菌和炎症分泌物的排泄。给予足够热量及维生素等。 2.抗菌治疗 (1)急性膀胱炎 对无复杂因素存在的急性膀胱炎,常用单剂抗生素治疗。如复方新诺明2.0g和碳酸氢钠1.0g,一次顿服,或氟哌酸0.6g,一次顿服。对有多次发作者,可给予治疗3天。此法不适用于妊娠妇女、糖尿病患者和复杂性尿感者。 (2)急性肾盂肾炎 尿标本采集后立即进行治疗,一般首选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但应兼顾革兰阳性菌感染。药敏试验后应参照报告用药。常用抗菌药有头孢类、喹诺酮类。若全身症状明显,应选用注射给药,如氨苄西林4~6g,分次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头孢哌酮钠(先锋必),每天2~4g静脉注射,或头孢曲松钠(罗氏芬),每天2g静脉注射。疗程一般为10~14天。 (3)慢性肾盂肾炎 急性发作时,治疗同急性肾盂肾炎。反复发作者,应根据病情和参考药敏试验结果制订治疗方案。如联合几种抗菌药物,分组轮流使用,疗程适当延长至症状改善、菌尿消失,再以一种药物低剂量长期维持,如头孢克洛(cefaclor,希克劳),每次0.25g,每天1~2次,或复方新诺明,每晚服1~2片,疗程半年至1年。 3.祛除诱因 对尿路感染尤其是慢性肾盂肾炎,首先应积极寻找易感因素并尽力去除。如解除尿路梗阻,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以免复发。对孕妇应避免用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无症状性细菌尿者,应进行正规抗菌治疗。
搜题找答案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